天博在线登录克罗地亚:滨州市高一历史教学研讨会学习体会
滨州市高一历史教学研讨会学习体会
天博在线登录克罗地亚高一历史组
2016年3月9、10日,我们组一行4人参加了在无棣二中举行的全市高一历史教学研讨会,主要内容:9日下午听了三位老师的观摩课;10日上午听的专题报告。对此深有感触,收获颇丰。
一、历史观摩课
三节观摩课,每节课各有特色,各有千秋。
无棣二中王兆华老师的《农耕时代的商业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。体会有以下几点:
1、这节课对教材整合力度很大,打破教材商业发展概貌、城市繁荣和商业政策三段的模式,以商业为核心,学生梳理完商业发展概貌后,总结商业发展的特征,然后重点突出了宋代商业的发展,最后以商人的经商理念,对学生进行情感、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。
2、教师还特别注重问题的设计,运用新材料,创设新情景,引领学生思维的发展,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。
3、体现了学生自主性,小组合作探究、小组成员展示,体现学生主体地位,激发学生的积极性。
4、但整节课的感觉在人为拔高,高一的学生思维根本就跟不上,不能兼顾基础知识,学生缺乏知识铺垫,没有台阶,高不可攀。
无棣一中乔方普老师的《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》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。其教学与现实联系紧密,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。讲课过程虽按部就班,但讲课层次清晰,环节紧扣,重难点清晰,便于学生理解。做到论从史出,树立唯物主义史观。
北镇中学张颖老师的《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》发人深。芤娣饲。课堂教学体现新的教学理念,重视学生活动和教师引导。充分体现学生学习自主性。同时张老师的课感情丰富,语言细腻,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。对于课堂内容,用历史小故事来体会和加深理解历史知识,并训练了学生的历史学科思维。其授课思路清晰,关节紧扣,重难点突出,课堂容量适中。
二、历史专题报告
天博在线登录克罗地亚刘庆亮老师所做的《经济模块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》的报告:
1、点明了高一历史教学面临的挑战:①高中转型② 课时较少③ 内容偏多④ 文理分化⑤ 师资薄弱;
2、解析了现阶段高一历史教学的任务:①落实基础 ②材料解析 ③解题训练 ④高考研究
3、现阶段高一历史教学面临的问题:①讲不完 ②讲不透
4、考情分析:2015年高考历史试卷格局
类 型 | 范 围 | 数量 | |
全国卷 | Ⅰ卷 | 河南、河北、湖南、湖北、陕西、山西、江西 | 7 |
Ⅱ卷 | 黑吉辽蒙(东北)、宁甘青新(西北)、滇藏贵桂(西南) | 12 | |
地方卷 | 单科 | 海南、上海、江苏 | 3 |
文综 | 广东、山东、四川、重庆、福建、安徽、北京、天津、浙江 | 9 |
2016年6个省份将加入全国Ⅰ卷,试卷总数由14减为8份。
5、全国卷9大特点:① 阅读量大 ② 脱离课本 ③难度偏大 ④ 最佳选择 ⑤设问开放 ⑥ 关注史法 ⑦ 思维创新 ⑧ 侧重概括 ⑨学术成果
6、高考试题中对前言学术成果的运用和考察:
省区 年份 | 全国一 | 全国二 | 北京 | 天津 | 广东 | 福建 | 江苏 | 浙江 | 重庆 | 宁夏 | 山东 | 四川 | 海南 | 安徽 | 上海 | 广西 | 合 计 |
2015 | 4 | 3 | 0 | 4 | 2 | 7 | 10 | 10 | 2 | 2 | 2 | 7 | 2 | 1 | 56 | ||
2014 | 5 | 6 | 0 | 8 | 0 | 6 | 15 | 2 | 4 | 2 | 4 | 8 | 4 | 0 | 2 | 66 | |
2013 | 1 | 12 | 0 | 4 | 2 | 0 | 15 | 2 | 6 | 3 | 3 | 8 | 3 | 0 | 0 | 59 | |
2012 | 2 | 1 | 0 | 3 | 4 | 6 | 9 | 3 | 3 | 3 | 3 | 3 | 4 | 0 | 44 | ||
2011 | 1 | 2 | 0 | 6 | 1 | 3 | 9 | 2 | 3 | 2 | 4 | 0 | 4 | 0 | 37 | ||
2010 | 2 | 4 | 0 | 3 | 2 | 6 | 8 | 4 | 6 | 3 | 0 | 3 | 4 | 4 | 0 | 49 |
像上海等省市引用数量低,但不意味着没有体现新的学术成果,只是命题者已经通过“二度消化”后,采用中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,我们已经很难查找这是哪位学者、哪篇文章的学术成果了。
由此可以推断:当前历史科高考命题对学术研究新成果的依赖,已经逐渐超过了对传统史料的依赖。
7、材料为何重要?史料解析是高考要求的基本能力:(高考的四大能力要求)
(1)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
■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;
■整理材料,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;
■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、准确、合理的解读.
(2)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;
(3)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;
(4)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。
教材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资源,但绝非唯一的资源;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要比学生掌握若干现成的结论重要。
目前中学历史教材实行一标多本,这些教材虽然都是按照新课标编写的,但有不少地方大相径庭,基本知识点有相当大的差异。
高考根据某一种版本的教科书来命题,既不符合课改的理念,在实践中也缺乏可行性。
三、反思教学,具体措施
1、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:①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不乐观 ②教学内容的把握是否到位 ③教学方式的选择是否恰当 ④教学效果是否有成效
2、具体措施:
⑴正确定位基础年级的地位,是实施好教学的前提:合理确定教学起点、加强学法指导、多途径增强学习兴趣。
⑵确立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搞好教学的关键:以学生发展为本,努力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;关注尖子生与学困生。
⑶培养材料概括能力。具体做法:
限时训练:学生答题的质量,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单位时间里的阅读速度和提炼信息的速度。这好比百米赛跑,如果没有平时的强化训练,即使在起跑之后如何拼命也照样无济于事。
阅读量的训练一定在平时强化提高,出路无非有二:一是在课堂教学上,有意识地运用经典试题或指定课文进行训练;二是在课后的跟进训练。但是,一定都要定时训练,否则没有时间意识和效率意识,速度一定是练不出来的。
划分层次:标点符号、关键词句、简化合并。通过划分材料层次,找出句与句之间的意思转折,段与段之间的段落大意,整段材料的中心思想。
关联结构:概括材料信息由表及里,由此及彼。
就地取材,将课本问题化:把课本的每一目都设置成具体问题,把课本当材料,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;其次,插图作为一种直观教材,是中学历史教材中的有机组成部分。现行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教材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,选用了500多幅插图,大大丰富了历史课程资源,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,教学中一定重视对课本插图的利用。
⑷重视比较能力:比较能力实际是概括能力的一种表现。
应对策略:首先,确定比较的主体。其次,明确比较的类型: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;中西比较和古今比较;宏观比较和微观比较;外延比较和内涵比较;同源史料和异源史料比较;原始史料和二手史料比较。其三,掌握比较的原则;其四,选择比较的角度。
⑸做好教学研究是搞好基础年级教学的根本:加强对课程标准的研究;加强对学生学情的研究;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研究;加强集体备课,提高研究效益。
俗话说: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借鉴他人行之有效的方法,可以使自己获益匪浅。只要我们始终抱着积极的学习态度,严谨的治学作风,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就会走向一个更为理想的状态。